單方精油小故事 【茶樹】
被譽為"瓶中之藥"的茶樹,是所有接觸芳療新手必入門的精油之一。
我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洗髮水,手工皂,或各種個人洗護品中認識它,也被它略帶藥草與桉樹混和的氣味深深吸引。
而這個帶動澳洲精油走向國際重要的推手,應用歷史非常悠久。
拉丁學名 Melaleuca Alternifolia 原產於澳大利亞昆士蘭洲和新南威爾士洲的茶樹,是由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創造的。他留意到當時在地的原住民會這款聞起來有點肉荳蔻微辛香感,又略帶涼氣的植物的葉子泡茶。故名為茶樹。
葉片有許多油囊的茶樹,與熱水一起煮沸過程能為胸腔帶來一種涼氣與通透感,所以其後在地人也應用在在感冒時嗅吸有助於鼻塞的緩解。
而水手們也會在啤酒內加入茶樹釀造啤酒。
第二次大戰時,澳大利亞士兵會在他們急救箱裡攜帶一瓶茶樹油,因為能有效治療傷口,所以精油的產業的興起是國家為了確保醫療及急救時能充足備用。
茶樹精油應用具有超越感冒和傷口修復,科學研究上,它有絕佳的抗菌抗炎力,尤其在抗真菌特性上。灰指甲的治療奇效也讓茶樹精油成為寵兒。一個半世紀後,澳洲外科醫師證實其對防腐作用,除了能降低手術時的感染,更能治療青春期雄性激素過高引起的青春痘問題。讓科學研究著重於茶樹的價值,也隨之茶樹在世界療癒力的明星級份量。
茶樹的十八般武藝,是否令人想起 葉問呢?
看似針翅狀的茶樹,葉面很柔軟,也許終年在雨林環境生活著,很能享受寂靜與孤獨。精油有萜品烯四醇及1,8桉油醇,這二款完美比例讓茶樹的完美特質尤其詠春拳仁人君子的柔性,它不主張大振旗鼓一舉殲滅病毒,而是以「和而不同」我的生命思提振強化自我的免疫力,建構自我的防禦能力進而與病菌共存,以守中持平生存之道維持體內生態平衡。
台灣目前投入茶樹栽種的小農越來越多,然而產量與內須市場的供應條件上,是否能如期待尚須觀察,但潮濕的的島嶼氣候條件不僅極適合茶樹的生長,也賦與茶樹氣味層次更多元,比起澳洲茶樹它減少了濃郁的草本味而多了份柔和感。
茶樹口腔噴劑自製
【材料】
茶樹純露200ML、薄荷純露200ML、穀物酒精100ML、
茶樹精油3ML、葡萄柚精油1ML、胡椒薄荷精油1ML。
【作法】
1. 將精油與穀物酒精混合後靜置一天
2. 將1)與茶樹純露、薄荷純露混合均質靜置半個月後裝入噴瓶。
3. 每次於飯後,噴灑此劑於口腔內,有助於淨化及改善口腔氣味
本文擷取自根本內部教育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