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為白楊樹,因為從新生嫩樹芽到葉片、枝幹與樹皮都散著香脂氣味,故又名香脂楊。
學名balsamifera = bal-sa-mi-fe-ra, L 意為"能產生香氣的樹脂",
北美最常見約25m高度的落葉喬木,深色的皺皮,淺灰色的枝幹,卵形葉片,葉面為深綠色, 葉背為黃綠至淺棕色。
在原野大地生活的人民,總能自大自然的尋求療癒智慧,克里族人稱白楊樹為 Balsam poplar Metoos, 將樹皮搗碎,
與楓糖一起熬煮為感冒糖漿,此後小鎮上開始發展以其為主要成分的民間草本咳嗽糖漿。
他們也會在冬日焚燒白楊枝幹取暖,比起其他木材,他們更喜歡白楊枝幹燃燒時散出的溫暖又略帶甜氣的香脂味。
在大雪紛飛時刻,其他印地安族群也會在雪地行走時取香脂楊的嫩芽脂塗抺眼週預防雪盲現象,
即使不一定效果顯著,但總能緩解些不適感。冬天生長的新芽、枝幹更是潤膚與預防皮質層乾燥龜裂重要的保護修復原料。
而在戰爭頻頻的代年裡,香脂楊更是交戰後傷痕的癒合劑。
香脂楊精油來取自於覆著於枝葉上的黏脂,蒸餾前會先將其放入沸水中分離出香脂,
以環保不污染最傳統的水蒸餾法進行蒸餾最得精油。而它與生具來的收斂與修復力,相必能撫平許多難以癒合的生命痕跡。
註:可將其製成皮膚修復軟膏,或調和於面霜內使用,收斂與回春力令人驚豔。
採收季節
科屬 楊柳科楊屬
TSCA CAS 91721-76-5
閃點 48°C
EINECS CAS
密度/比重 0.832-0.9087@20°C
折射率 1.5016 @20°C
EINECS 294-377-0
外觀 淡黃色流動液體
氣味描述 微甜香脂氣味
主要化學成分
(+)-α-bisabolol, trans-Nerolidol, trans-β-Farnesene, τ-Cadinol, δ-Cadinene
INCI英文全成分
Populus Balsamifera (Balsam Poplar) O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