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芳香療法的歷史中,茶樹是桃金孃科白千層屬植物,原生於澳洲沼澤溼地,細葉含有豐富的精油,茶樹精油在科學的研究上已接近70年,不論是公認活性實證,或是單純的抗氧化實驗,其都有很顯著的科學研究,也讓它的聲譽在精油界的舞台一直獨占鼇頭。 隨著功能的日益被發現,也讓茶樹精油走入 了更多的日常用途, 它廣受大眾喜好的程度,在會在許多都會型態的超市,藥粧店都能驚見它。 然而國際市場高量的需求,隨著氣候變遷,生長於雨林環境的茶樹,也開始面臨氣候異常的考驗,讓澳洲茶樹從850噸的出口量降至600噸,也讓市場上充斥許多異國茶樹。在台灣也有栽種,只因為氣候所致而不會結種子,均以阡插方式繁殖。
目前原產地新南威爾士與昆士蘭北部的茶樹,幾乎是現代人造雨林中生長。雖然偶有野生茶樹林被栽種,但野生林的產量僅占每年近逼1000MT產量的極少量。由於茶樹精油是受到澳大利亞政府嚴格的監管,所有茶樹精油出口必需符合澳洲標準協會的成份規範,最佳的茶樹精油品質要考量二個指標成份,一則為萜品烯四醇的含量大於30%,而1,8桉油醇的含量由於影響成份因素眾多,從春季5-11月份茶樹葉片的含油量最適合採收。
【2018-2019茶樹國際精油市場小貼士】
茶樹生長訊速,若從種子開始栽種到成樹可以生活25-30年以上,約12-15個月樹木會長到2米高時會進行首批採收與蒸餾,首批蒸餾量會以250KG精油的生產批量為主,每回蒸餾以1.5-2.0小時,冷凝溫度會在40-55度之間。接著在2-3年中,隨著茶樹的越益成長茁壯,精油中的 1,8桉油醇也會愈益增高。
雖然精油應是多方研究的寵兒,然而它畢竟也是需要仰天恩澤的農作物,2018下半年到2019年初一直在長期的乾旱,這也對重水氣的茶樹帶來極大的收成影響,秋季來一場及時雨,也為茶樹農帶來些許希望,而在冬末時一場霜凍卻毀壞了所有希望
精油訊息
科屬 桃金孃科/白千層屬
INCI英文全成分:Melaleuca Alternifolia Leaf Oil
TSCA CAS 68647-73-41
EINECS CAS 85085-48-92
EINECS 285-377-1
密度/比重 0.885 – 0.906
折射率 1.475 – 1.482
閃點 54℃
旋光度
採收季節 May - November
外觀 清澈流動性強的液體
氣味描述 新清的藥草味,尤如漫步微風吹拂的森林裡,舒爽又清涼的氣味
主要化學成分:1,8-cineole/Terpinen-4-ol/ Y-terpinene/α-terpineol
分子圖 (biochemical profile分子圓餅圖為學習與採買參考數據,大宗採買1KG以上依批次索取COA, SDS數值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