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Jasminum spp.),木犀科(Oleaceae)藤本與常綠灌木具有芳香性植物的總稱。氣味馥郁又清雅,原生印度,名稱由音譯而得,古書有許多寫法,末莉、抺儷、奈花均為其古名。因為獨有的芳香性與藥學性,讓茉莉已有超踰千年的歷史地位。
。台灣在民國50年代,會將茶葉與鮮花混和,讓茶葉吸入鮮花釋出的香氣, 那是一段美好的以花窨茶時光。而這窨茶重要的花香植物就是茉莉花。茉莉花引種傳入台灣是在光緒初年(西元1876年),當時栽培於台北市近郊,茉莉花與白蘭、代代、珠蘭成為為窨製包種茶的主要四大原料之一
在台灣,茉莉花是許多老輩的記憶,佛堂上陣陣飄出的清香,猶如法性薰心。
不同的茉莉品種,其純露中的芳香分子和風味也有細微的差異。以水性有機酸為主的純露,有很多醇、醛、酯、酸的萜烯成份,但未發現吲哚成分的存在,所以除了甜美的花香調性,並沒費洛蒙的衝臭胺味。這與精油或其他芳香產物有很大的差異處。而2年以上的茉莉純露,會開始有物質沈澱,這些沈澱的旋浮物質,會有染菌的錯覺感,但待經過儀式的抗菌檢測,所有菌值均呈現陰性,而再經由黴菌與酵母菌二次分離的結果而得黴菌值<0.01, 酵母菌值>99.9的數據判斷,不急著對未知的自然界變化進行任何主觀註解,也許才是上天要我們學習的課題。
《文章彙整自Feyond老師的論文- 茉莉花不同萃取方式之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能力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