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氣生活境】站在阿波羅對面的陰柔能量-茉莉
2014-2016超過二年的時間,我有段日夜與茉莉花為伍的經驗,除了穿梭在農田或巷弄搜集各式茉莉花種、浸在文獻裡研究各式萃取方式、找當時在SGS上班的姊妹淘惡補萃取物的分析方法…
選擇茉莉花當成研究所論文題材,除了它是影響時尚超過大半個世紀的香奈兒5號主調。它強大的生物活性也是芳香療法中皮膚學和神經學中重要的花香類植物。
另一部份則因為,台灣是茉莉花的主要栽種地,同時也是島內重要窨烘綠茶的花材,香氣與我們日常生活聯結不可分。
然而原以為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清香,沒想到一進入更深層的研究,她卻像最遙遠的陌生人,CO2萃取的茉莉精油不是我熟悉的茉莉香,水蒸餾茉莉精油沒有我過去所知的芳香分子,而被我倒掉滿坑谷懸浮物滋生的茉莉純露,竟有99.9%酵母菌而霉菌反應僅在0.01%。過去郎郎上口的化學分子及其藥學屬性,卻在文獻裡看到全是相左的論證。
隨著實驗室的張張出爐的數據,我開始進入前所未有的芳療學習歷程裡見山非山的混沌與迷惘。也因此暫緩當時手邊已完成9成的純露書,而這一停擺,幾乎快4年。
實驗室順利畢業,我卻沒著手繼續書寫純露書,反而成立DPSL實驗室,試圖從理性的研究中找到前進下去的能量。
2019年元月初生了一場大病,那幾日,幾乎都會從純露櫃裡無意識地”抓”到台灣茉莉。感冒期間,屋內每天都用大量的台灣茉莉以水氧機薰香,病程倒也順利。就在完全停擺工作專心休養的某天下午,水氧機一陣的茉莉清香讓我意識這場來得猛烈的疾病是有備而來,
回想研究所順利畢業後,我依舊提不起勁完成純露書,那份失去的動能其實是來自深層自我諷刺我不足的恐懼,以為短短接觸芳療幾年,就能掌握到浩瀚無邊自然界幾分,只是沒想到一個萃取條件改變了,茉莉香氣就出現另一個未知的面相。在實驗室裡,沒有一款能將100%原生植物萃出的方法。而不同的萃取方式成果,都是我們拼湊出更完整植物原型的一角。
茉莉是站在太陽神阿波羅對面的陰柔角色,透過實驗室那場經歷,它猶如還原劑讓我面對性格陰影,勇敢將過去芳療知識裡”理所當然”的認知重新歸零翻土,繼續回到探索植物的路上,臣服於自然界當個甘願的信差,表達所有感受到的自然界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