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壤到市場:打造可被信任的島嶼原料供應鏈,難在何處?

 

隨著一股對在地文化與溯源價值的嚮往,「島嶼風」席捲了台灣香氛市場。許多品牌開始追尋台灣在地花草與木材的氣味,希望將這片土地的芬芳融入產品。然而,這股浪漫趨勢的背後,一個極其務實且關鍵的挑戰也隨之浮現:如何從土壤到市場,建立一條可被信任、永續運作的島嶼原料供應鏈?

島嶼香氣的浪漫與現實挑戰

浪漫的想像必須經得起現實檢驗,才能轉化為產業的力量。在香氛市場一片榮景之下,臺灣在地原料供應鏈正面臨著多重困境,若缺乏結構性的解方,最終只會導致資源浪費,甚至造成產業期望與現實嚴重落差。

挑戰一:原料供應

當市場上有新興原料被看好時,農民往往被鼓勵一窩蜂投入種植,這是一個常見的產業現象。但若缺乏長期規劃與通路需求的整體評估,最終只會導致產量過剩、銷路不穩,讓農民辛苦耕耘的一切付諸東流。

這樣的現象並非台灣獨有。例如中國雲南金沙江,曾因國際市場看好天竺葵的潛力,而吸引跨國企業大舉投資。短短幾年間,農民傾力栽種,卻隨著投資人撤離、轉往更具競爭力的產區,留下的是農民前期投入的心血與資金全數落空。

尤其當政府帶頭或業界開始推廣某些在地物種時,農民會期待能夠找到銷路。但在市場尚未打開,且需要進行大量教育訓練、檢測和市場鋪陳的前期階段,若年年持續栽種,會累積大量庫存。

簡而言之,若缺乏產業鏈經驗,就很難評估產品該「賣大還賣小」。量多,小市場無法消化;量少,又無法滿足大規模需求。

 

根本的共好模式:建立長期穩定的信任基礎

經過多年挫折經驗,根本芳療才摸索出與農民的共好合作模式。我們傾向與已具備完善生產和銷售機制的成熟農民建立長期穩定關係,例如與我們合作超過十年以上的玉蘭花農潘伯伯。這種模式的核心是:

  • 分散風險,不搶通路: 潘伯伯本身擁有自己的銷售通路。根本的合作對他而言,是多了一道穩定的收入來源。這種模式讓農民分散風險,不會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也降低了單一合作夥伴的壓力。
  • 扮演供需調節與盈餘吸納角色:當農民的花量因豐收而較大時,根本可以發揮作用,協助吸納盈餘,消化農民原本通路無法一次吃下的量。這使農民的努力能獲得實質的回報,也確保了原料供應的穩定性。

 

大武山下潘北北與栽種的晚香玉(左)及白玉蘭(右)

 

| 挑戰二:技術與法規的斷層

只是帶頭輔導種植特定作物,無法解決燃眉之急。臺灣精油產業鏈在加工技術與工廠環節,正面臨一道難以忽視的斷層。法規的高標準與基礎建設的不足,使得許多優質的在地原料無法順利轉化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法規合規性的高門檻挑戰:

政府在推動產業升級時,要求工廠必須一次到位,全面符合 GMP(優良製造規範)與 PIF(產品資訊檔案)的規範,甚至需要準備多達 16 份文件,從皮膚檢測、抗菌檢測到 INCI 與 COA,一應俱全。對於規模有限的在地中小型工廠而言,這樣的合規性往往不堪承受,讓人憂心這將造成中小型工廠「倒一片」的局面。

證照與土地合法性的兩難:

在證照與土地合法性上,困境同樣顯著。能夠處理木材萃取的工廠,證號取得難度極高,不少業者長年處於灰色地帶,工廠實際上設於農牧用地,並非完全合法。即便經過二、三十年的調整,也往往只能取得部分的工廠證號,難以真正支撐起穩定且合規的供應鏈。這意味著,即使農民的辛苦栽種換來了原料,後端卻無法合法加工,鏈條在中段便斷裂。

傳統加工技術的瓶頸:

除了制度挑戰,傳統加工技術也存在瓶頸。本地蒸餾工藝仰賴長時間高溫與大量人力,批次差異大,品質難以維持一致。以臺灣杉為例,本地萃取率常常不到 1%,不僅造成木材的浪費,也推高了成本。同時,蒸餾過程產生的濕渣、廢水與廢熱如何處理,也考驗著加工廠的環境承擔能力。隨著農村勞力老化與短缺,從採收到加工的每一個環節都更加吃緊。

根本的技術突破與國際視野

根本在取得完整工廠證號的基礎上,持續投入資源提升萃取加工技術。我們導入了微波萃取技術,由於微波萃取的熱能時間短,能讓萃取後的物質變得乾燥且體積變輕,無形中減少傳統蒸餾的廢料問題。

今年更攜手永泰林業將臺灣杉送出海到印尼,與當地萃取檀香、沉香豐富經驗的知名大廠合作,借重國際經驗來提升萃取率。(媒體報導:香氣產業的隱形斷鍊:根本芳療攜手永泰林業啟動跨國加工鏈 臺灣杉首度出海

 

想像的島嶼,還是真實感受到的島嶼?

台灣的精油產業鏈確實卡在制度與技術的夾縫之中,工廠合法性不足、萃取率偏低、後端環境承擔有限,讓許多在地原料難以真正走向國際。對根本而言,這些困境只是提醒我們:如果沒有一條能被信任的供應鏈,島嶼香氣終究無法在市場中站穩。

也因此,根本選擇回到最核心的出發點:「在地連結」。追求「島嶼風」的香氣,如果只停留在浪漫化的想像,終將淪為短暫的感官刺激。市場喜愛的「海洋氣息」是想像的海洋?還是真實的海洋氣味?海的味道,鹹、潮,甚至帶著微腥氣息,如果你真的仔細聞過,還會指定要「海洋風」的香氣嗎?

唯有走入土地、理解植物的生長環境,聆聽農民與作物的共生關係,才能聞見真正的力量。從柳杉的黑心與紅心,到艾草的強韌生命力,這些細節都在告訴我們:島嶼的真實氣味,來自土地與人共同累積的能量。

這種連結,也賦予了香氣獨家性與話題性。台灣不需要複製歐洲的浪漫花香,而是能從潮濕、辛辣的風土中,創造專屬於島嶼的氣味語言。例如根本結合了小葉花椒與桂花的香氣設計,便是只可能誕生在台灣的獨特配方。

在全球追逐潮流的浪潮裡,根本芳療選擇走得更慢、更紮實。島嶼香氣不應該是被浪漫化的幻象,因此我們親自深耕農民、到鍋爐、到市場,這條供應鏈的每一環,讓島嶼香氣扎根,回過頭來滋養這片土地。

 

延伸閱讀

柚見島嶼型農力

月光下的華韻香-白玉蘭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